“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昔日名震西南的重镇——横山寨虽已被战火烧毁埋在历史的废墟之下,但如今,一个“中国西部强县”——田东县又在废墟旁边强劲崛起。——题记
横山寨,是田东县多年前南宋的一个著名城镇,曾被称为“中国西南最大的贸易市场”和“重要兵寨”。
横山寨靠近右江河边,是宋代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河对面就是直通德保县前往大理的古道——茶马古道。
据专家考证,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西南通往印度、腼甸一条重要的贸易线路,流通的商品以茶叶、马匹、盐巴、瓷器为主,被称为我国西南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
起点就是田东县的古城横山寨,途经德保、靖西、那坡、云南的富宁、广南、昆明,到达大理,再延伸到缅甸、印度,直至西亚。
作为这条古道东端的横山寨,在南宋绍兴年间盛极一时,成为南宋和西南各少数民族政权进行商品交易的主要集市,也是南宋最大的马市。南宋朝廷每年要在横山寨马市购买战马匹至匹,加上民间的需求,横山寨马市每年马匹的贸易量达匹之多。这些马匹大都来自西南的大理、自杞、罗殿、特磨道等番国。
横山寨在南宋除了商埠的功能外,还起到了文化转运站的重要作用。据史书记载,大理“每贾人至横山,多市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本草、王叔和脉诀、千金方等书。”横山寨市上的书,沿着茶马古道这条文化走廊源源不绝地传播到西南各地,深刻地影响了西南地区的社会生活。
有专家认为,现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如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的民间语言,与中国的田东、德保、靖西等地的壮话极为相似,很可能就是在南宋时期,通过这条文化走廊传入上述国家。由此可见,那时的横山寨不仅是一个经济繁荣之地,还是一个文化昌盛之都。
据说,横山寨的繁荣,最后毁灭于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当时横山寨是一个以军事行政建制的兵寨。当南宋与金国相持不下的时候,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勃然兴起。这个马背民族的铁蹄敲醒了沉寂的大戈壁。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的铁骑踏遍金国,然后又纵马南下攻打南宋。公元年,蒙古大将乌兰哈达受命率骑兵人和“蛮僰万人”,绕道川黔,一路过关夺隘,兵锋直指横山寨。南宋横山寨守将向士璧、刘雄飞两人率兵6万,不屈服于强兵压境,顽强地与蒙古军激战,终因敌不过强弓劲矢的敌人,官兵死亡惨重,一代名城被战火夷为平地。
横山寨昔日的繁华已随悠悠的右江水东逝,可是那灿烂的古市文化却代代相传。就在横山寨焚毁不久,一个和横山寨相似的城镇——平马镇又在废墟旁崛起、繁荣,直至明、清两代,平马镇仍然是右江流域的最繁华的集市。
新中国成立以后,田东县平马镇又以完全崭新的面貌和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今,她已成为一个拥有近10万人口的新兴城市。
年,田东县开始荣获“中国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西部特色产业之乡”和“西部著名特色产品”三个荣誉称号。年,田东县首次被评为“中国西部百强县”,年,田东县又上榜“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如今,田东县已集中国芒果之乡、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全国第一个“信用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殊荣。毋需置疑,田东的明天更繁荣、更美好!
(文中部分内容参考凌经地、陆清华、周章师老师的《沉浮横山寨》,在此诚以致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711.html